免费范文>作文大全>初中生>初三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10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刻舟求创",比喻死心眼,做事情不懂得因时因事而异,不懂得变通。刻舟求剑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这样的人近乎没有;然而,做出类似"刻舟求剑"这种蠢事的人却并不少;比如那些反对革新,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其实就是这样的人。

  《吕氏春秋·察今》里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即做事要据情况而论,该变法时就必须变法。批评的就是像刻舟求剑那样不懂得变通的人。

  不墨守成规,我国古代的一些有识之士早已懂得这道理。与《吕氏春秋》几乎同时的《韩非子》,在其《五蠢》篇里,就讲了同样的思想:"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又说:"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这说的也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意思。

  清末的维新派人士更直接地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者,古今之公理。"虽然无数的历史事实,也确实绰绰有余地证实了这道理的正确性。然而,即使这样,也仍然有人要作"刻舟求剑"式的人物,仍然要"顽固到底。"他们认为:没有规矩则无以成方圆,要破除老制度、老规矩,这如何能行?因此坚决阻挠改革。

  这种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念,恰恰是由于他们不懂得"规矩""制度"是相对的。"老制度"只适用于老情况、老环境;而新情况、新环境是必须要"新制度"的,改革、变法正是建立新制度的有效手段。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就在于具体的情况具体地分析。因为"没有规矩则无以成方圆"而拒绝而反对改革的人,恰恰忘了列宁的这句真理。

  坚持革新则进,反对变法则退。翻开古今中外各国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凡是随历史潮流及时变法,革新的国家,都变得强大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强国;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也成为强国。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与此相反,凡是不及时革新的国家就被历史所遗弃,十九世纪末的中国何以灾难重重?不就是因为墨守成规,没有及时变革的缘故吗?

  及时改革,可以富国,可以强兵。我们中国近十多年的改革,已足以说明这一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国家锐意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江泽民在十四大上说:"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围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改革,是关键的原因。

  历史证明,改革,是强国之路!实践证明,改革,是强国之路!所以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字相关文章:

分别时的不舍500字

又是举国欢庆时700字

老师不在时……700字

薛宝钗可休矣1000字

分手时的伤痛300字

当我走进初中时600字

假如每天多给我一小时600字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1000字

自然之爱 宜乎众矣1000字

枫之美,宜乎众矣450字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1000字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刻舟求创",比喻死心眼,做事情不懂得因时因事而异,不懂得变通。刻舟求剑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这样的人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改写《木兰诗》

下一篇:快乐的星期六

精选图文

  • 摘下眼罩1100字
    摘下眼罩1100字

    生活中的我,被家长戴上了所谓的“眼罩”。那眼罩就如同赛马比赛中遮挡住马眼两侧、让马只盯着眼前赛道的装置,也让我被迫只能盯...

  • 这样的生活更健康700字
    这样的生活更健康700字

    现在,我每次找朋友玩,他们一个个开门时手中都握着手机,说一句“没空”就关了门。在等电梯时,我脑子里总在想,为什么那些曾经...

  • 暗夜等来了曙光600字
    暗夜等来了曙光600字

    卷子静静躺在地上,我静静躺在床上。是卷子太难,让我一望便心生颓废?还是复习不到位,一看啥也不会?“努力等于空无”六个字印...

  • 另一扇窗600字
    另一扇窗600字

    我的心是自由的,总想到各地探索旅行。但却害怕坐飞机、高铁,而始终把那只刚刚迈出家门的脚给收回了。内心的恐惧与胆小,把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