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范文>范文大全>文秘知识>活动方案

学校开展美德少年活动方案

更新时间:

学校开展美德少年活动方案(精选3篇)

学校开展美德少年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树立先进典型,在学生身边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营造争当模范先进的浓厚氛围,特此,开展评选“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校园文明之星”活动,以激发学生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学生自我完善的力量,培育“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树新风、争典型”的良好风尚。

  二、北关中学德育理念:

  修德启智健体尚美乐劳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校园文明之星”评选活动公正、公平、公开,顺利进行,特成立我校“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校园文明之星”评选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评选对象

  七、八年级学生。通过层层筛选最终评选出“美德少年”10人、“新时代好少年”10人、“校园文明之星”10人。

  五、评选内容及标准

  “美德少年”评选标准:

  1、孝老敬亲: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主动分担家务,自理、自立能力较强;生活不盲目攀比,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助人为乐:在学习和生活上长期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努力帮助她人排忧解难;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3、诚实守信:能自觉遵守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带头遵纪守法,并能做到言行一致,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不弄虚作假,即使遇到困难,仍能坚持信守承诺。

  4、勤奋好学:自觉勤奋学习,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发言;遇到问题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主动吸取课外知识,知识面广。

  5、见义勇为:能帮助一些暂时迷失方向的同学改邪归正,能对社会、校园、班级内的不良现象进行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放映。

  “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标准:

  1、文明有礼礼貌待人,言语谦和,行为文明,举止得体;模范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养成公共生活好习惯,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城市形象。

  2、自强自立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体现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不懈的坚持。

  3、诚实守信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待人;言行一致、信守承诺,对事负责;严肃对待学业,无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校规校纪的不良记录;不弄虚作假,经得起诱惑,有拾金不昧等优秀事迹。

  4、友善、责任、奉献团结同学,热心参与班级、学校工作;有高度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班务工作能力强;积极肯干,默默奉献。

  “校园文明之星”评选标准:

  1、思想积极要求进步,能够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北关中学校规校纪》、《北关中学两个行为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内容。

  2、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勤于思考,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异。能较好地掌握各门功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帮助其他同学提高学业成绩共同进步。

  3、不吸烟喝酒,不迟到早退,不在教室内外、宿舍喧哗打闹,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不传阅不健康书籍,不进网吧、游戏室、录像厅。不乱丢杂物、不乱倒垃圾,见到杂物能主动拾起来放入垃圾桶内,珍惜家长钱财,不乱倒饭菜。

  4、自我形象良好,在校穿校服,言谈举止文明大方,衣着打扮整洁朴素,不染发,不留长发,不化妆,不戴首饰(戒指、项链、耳环、手链、手镯等),不说脏话、粗话,不骂人、不打架,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5、诚实、公正,不说谎话,不抄作业,考试不作弊。

  6、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损坏公物,不私自拿他人物品。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参加两操一活动,身体健康,体育成绩良好。

  7、见到老师、客人能主动问好;热爱并关心集体、爱惜公物;拾到东西交公,不做对他人和集体有害的事。

  8、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诚实谦虚、乐于助人;不私自外出或借口请假逃课。

  9、在校期间,未受过学校行政处分、通报批评或任何级别的处罚。

  六、评选方式、步骤、方法

  第一阶段(4月8日——4月11日):宣传发动

  班主任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广泛开展“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校园文明之星”宣传活动,在班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争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争做“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校园文明之星”,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推荐、学习身边先进典型。七、八年级每班通过学生投票评选出“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校园文明之星”各1名,三项共评选出105名候选学生,并将评选出的学生上报各年级组。

  每班评选的学生写事迹单行材料(注意事迹突出有代表性和曾获得各级别、各类荣誉称号,800字左右的事迹材料),各班“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校园文明之星”申报表电子版由各年级组下发。

  第二阶段(4月12日——4月15日):年级组推报政教处

  各年级组依据评选条件和标准,经年级组与班主任及年级组成员共同投票选出“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校园文明之星”各年级各项10名,各年级三项共评选出30名候选学生。七、八年级共评选60候选学生。

  第三阶段(4月18日——5月10日):评选推优

  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对第二阶段评选出来的60名学生的典型事迹广泛宣传,并由广大家长及社会人员进行投票,按照得票数乘以30%计入个人总成绩,再经全体学生及全体教师投票,分别按照票数乘以50%和20%计入个人总成绩。最终按照票数总成绩确定“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校园文明之星”各10名,对共评选出来的30名学生在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并制作个人事迹版面在全校广泛宣传,使我校德育理念植根于全体学生中,把我校德育教育和学生两个习惯教育再此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七、活动要求

  1、各班要将此次评选活动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拓展,因此认真抓实抓好。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学习评选“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校园文明之星”活动方案。

  2、深入宣传,形成氛围。政教处要把在评选出的感人事迹,运用广播、校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宣传阵地,及时宣传,让我校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3、上交材料。(800字左右的事迹材料,纸质版和电子版一份;推荐表纸质和电子版一份)

学校开展美德少年活动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2~13页。

  教学准备

  教材展示的是萝卜的种植和收获,但教师应对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或蔬菜)从种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本地区各农时相应的农业劳动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以便使教学与本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一致。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

  2.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

  第一幅图画是播种。在烈日下,按照一定的间距,爷爷用镐刨坑,虎子在弯腰把萝卜种子点在坑内,并把坑用土覆盖好。

  第二幅图画是间苗。因为播种的时候,每一个穴位里都要撒几粒种子,种子发芽以后,每个穴位里都会长出一撮萝卜苗,但是不能够任其生长,因为那样萝卜就长不大。所以要拔掉幼弱的萝卜苗,只保留一棵最健壮、长得最大的幼苗,这叫做间苗。

  第三幅图画是除草。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随着长起来,并且和农作物争夺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尽管天气非常炎热,虎子和爷爷仍然必须在烈日下给萝卜松土和除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萝卜只有在疏松的土壤里才能够越长越大,因此在萝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萝卜周围培土。

  第五幅图画是灌溉。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命脉,所以爷爷要注意给萝卜灌溉,保证萝卜生长所需要的足够水分。

  第六幅图画是收获。收获的时候是用镐把土刨松,这样把萝卜拔出来的。

  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收入用于日常生活。

  3.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明确,看到田野上丰厚的收获,自己一年的辛劳得到了回报,这么多的收成自己家是用不完的,所以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将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由于萝卜新鲜而且质量好,所以在市场上很好卖,很快就把收成换成了收入,今后一年的生活就有了保证,因此农民的心情都是非常喜悦的。

  4.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账目”。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明确,在账目中,虎子家购买了象棋、球鞋、老花镜、食用油、电灯泡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东西都是自家不能够生产的,但又是生活中非常需要的。所以,用卖萝卜的收入买回这些用品,用于日常生活。剩余的钱存到了信用社。

  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己的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

  5.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成果,并概括出农民在土地上生产食物是十分辛劳的,农民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得到收成,用于维持他们的生活。

  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要对本课题出示的范例―――萝卜的生产过程有科学的了解。

  家庭作业

  建议在家长的支持和指导下,学生选择合适的时节,在自家院落(城市里住楼房的学生可以利用阳台)的一小块地上(城市里住楼房的学生可以利用花盆)种植少量的青菜、菠菜、辣椒等好种易活的蔬菜,体验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感受劳动的愉悦。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和科学课(自然课)老师合作,组织学生在学校中开展体验种植活动。

  建议

  1.观察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学生崇尚自然,尊重劳动的态度。

  2.对农村的学生,观察他们是否从“萝卜的故事”联系到自己家农业劳动的体验,以及对收获的态度;对城市的学生,观察他们是否从“萝卜的故事”中读懂了农业劳动的艰辛,观察他们对农民生活的关注态度。

  本页的五幅插图比较完整地展现了萝卜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播下种子。嫩芽出土了,虎子多么喜悦!铲除杂草。辛勤培土。

  学地给萝卜“喝水”。收获的时节。计算收入和支出。收入和支出。农业劳动中收成换为收入的经过,以及与此相伴的喜悦心情。(参照教材第4、5页)

学校开展美德少年活动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

  2、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3、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等的录象、录音资料。

  2、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

  教学过程

  1、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在我们的家乡,流传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音乐、戏剧、舞蹈以及风格不同的传统手工艺品等,它们是我们家乡人的性格、思想和情感的体现,反映了具有家乡特色的风俗习惯、劳动和生活状况。

  2、欣赏。(1)放几段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或歌曲,请大家欣赏。要求学生边听边辨析,从中说出哪段是自己家乡的`音乐,哪些是其他地方的音乐,并说出省(自治区)名。在整个欣赏活动中,教师可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乡音乡情是家乡人性格、思想和情感的真实反映。(2)展示几件家乡的传统手工艺,请学生欣赏。要求他们说出他们的名称、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教师提问:“大家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手工艺品,想不想试者自己动手做一个呢?

  3、手工制作。选一件简单且易于制作的家乡传统的特色手工艺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仿制这件手工艺品。制作时,教师可通过示范,讲明制作的方法、要求及注意的事项,然后对各小组分别进行具体指导。

  4、展示。学生的作品完成后,把它们挂起来或放在平台上供大家欣赏、评判,并授予作得最好的学生“巧手小学生”的称号,以示鼓励。

  5、小结。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主题思想,让学生认识到乡音乡情最能表现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最能反映家乡人的风俗习惯、劳动与生活情况。

  家庭作业

  把自己的作品拿给爸爸、妈妈看。


学校开展美德少年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学校开展美德少年活动方案

学校开展美德少年活动方案(精选3篇)学校开展美德少年活动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树立先进典型,在学生身边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环保局实习总结15篇
    环保局实习总结15篇

    环保局实习总结【15篇】实习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环境保护项目,可以研究到更多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包括环境监测、环...

  •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总结15篇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总结15篇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总结【15篇】通过实习,可以将在学校学到的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加深对设计理论的理解和掌...

  • 急诊科实习总结15篇
    急诊科实习总结15篇

    急诊科实习总结(15篇)熟练掌握各项急诊操作技能,以及各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急救操作,不断培养耐心、细心和爱心,还提升了自...

  • 急诊实习总结15篇
    急诊实习总结15篇

    急诊实习总结【15篇】急诊实习是在护理专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让学生在实习中实际操作,从而提升其专业素养,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