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范文>作文大全>小学生>四年级>叙事作文

忆重阳9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都是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敬老节!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在古代民间,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这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至于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诗人王维更留下千古传颂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时至今日,许多传统已经被商业化,失去了文化底蕴。往年的重阳,都没有放假,这个传统节日已经渐渐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这个节日去登高应节,去缅怀故人。所以,渐渐地,重阳节演变成了老人节。我们七八十年代这一辈,除了生活的无奈,还剩下些什么?

  由于工作原因,今年又不能陪父母了,哎!希望明年的重阳节能陪父母!


忆重阳字相关文章:

忆夏季300字

约定【幽城の忆】3000字

读书生活琐忆1000字

忆500字

扩写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00字

忆雪200字

还魂草泪漫天忆当初梦里花(2)2900字

重阳忆鳌峰800字

忆重阳900字

又忆在重阳600字

忆重阳900字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都是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敬老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重阳节的起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如果有个星期八450字
    如果有个星期八450字

    如果“双休日”变成了“三休日”,我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转折呢?如果可以的话,早上我会叫上妈妈一起去爬山,在山脚下先吃根冰...

  • 喜欢250字
    喜欢250字

    我喜欢我的小猫——咖啡。它喜欢我给它梳毛毛,每次梳下来的毛都能做成“猫毛大饼”。它还是一只活泼的“胖小猪”,虽然胖嘟嘟的...

  • 短暂的缘分600字
    短暂的缘分600字

    小雪球,你在哪儿?你还好吗?两年前,我迫切地想要一只猫,整日在妈妈身边碎碎念。终于有一天,妈妈的同事把你交给了我。你是一...

  • 闭上眼睛200字
    闭上眼睛200字

    有时,我闭上眼睛是因为脑子一片空白。写不出作文时,我就闭上眼睛,想寻找灵感,结果脑子里依旧一片空白;即便在闭眼后的想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