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
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精选29篇)
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
2.会按要求进行近似数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什么叫实数?实数怎么分类?
2.在有理数范围内学过的概念、运算法则、运算定律、性质,在实数范围内还适应吗?
3.做一做
如果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3平方厘米,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5平方厘米,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的和大约是多少厘米(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一位)?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交流上面问题的做法
(1)估计同学们会有两种做法:
用计算器分别求的近似值,用四舍五入取到小数点后面第一位,然后相加,得:(厘米)
(2)用计算器直接求出的近似值,用四舍五入取到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得:
如果没有两种做法,也要想办法引出这两种做法
两种做法的答案不同,哪一种答案正确呢?
请同学们把第一种做法修改一下:将的近似值分别取到小数点后第二位,然后相加。你发现了什么?
这时两种做法的答案就一样了。
从这个例子看出,在进行实数的加减运算时,如果要求答案取到小数点后面第一位,那么参与运算的每一个实数的近似值应当多一位,即取到第二位,最后结果才取到小数点后面第一位。
2、引入有效数字的概念
在上面运算中1.73是的近似值,它是用四舍五入得到的,1、7、3叫近似数1.73的三个有效数字。什么叫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呢?
先思考:0.010256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等于多少呢?
0.0102560.0103
近似数0.0103有三个有效数字1、0、3
现在你能说说,什么叫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吗?
从第一个不是零点数字起到最后一个不数字止的所有数字叫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考考你:1 近似数0.03350有几个有效数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25万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等于__________
3 有_______个有效数字。
3、怎样进行近似值的运算?
在近似数的加减法运算中,如果被减数与减数相差较大,那么参与运算的最大数多取一位有效数字,其余的数取到与最大数最低位相对应的那一位止。
例1 计算: 27.65+0.02856+-3.414(保留三个有效数字)提醒:最后一位数字为0,不能省略。
(2)在进行近似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中,参与运算的每一个数应多取一位有效数字。
例2 在上面做一做问题中 ,如果分别以正方形ABCD、EFGH的边长作为宽与长,做一个长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考考你:1.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1),(2)
2.计算(保留三个有效数字)(1) (2)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3(1)一个正方形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7倍,它的棱长变为多少倍?表面积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变式:上面问题中27倍改为:8倍,其他不变
例4 已知求a+b的值。
例5 设a、b为实数,且求的值。
四、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这节课,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1.有效数字的概念;2.实数的近似数的计算
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 篇2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 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鸥很高兴.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 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师:∵52=25,
∴这个正方形画框的边长应取5 dm.
二、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填表:
正方形面积 1 9 16 36 425
边长 1 3 4 6 25
师: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师: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师:我们一起来做题.
展示课件:
【例】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 (2)4964; (3)0.0001.
学生活动:尝试独立完成.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派一生上黑板板演.
师生共同完成.
解:(1)∵102=100,
∴100的算术平方根是10.
即100=10.
(2)∵(78)2=4964,
∴4964的算术平方根是78,即4964=78.
(3)∵0.012=0.0001,
∴0.0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01,
即0.0001=0.01.
三、随堂练习
课本第41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与同伴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教师首先利用例子提出问题:请你说出上面等式右边各数的平方根,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加深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初步理解;然后在上面叙述的基础上提出算术平方根概念的符号表示方法,同时用练习巩固所学新知,由量变到质变,使学生能牢固掌握本节内容.
6.1 平方根(2)
能用夹值法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会用计算器.
重点
夹值法估计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
难点
夹值法估计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运用多媒体,展示课件:
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操作、观察、交流.
二、讲授新课
师:将两个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几个直角三角形?
生:4个.
师:大正方形的面积多大?
生: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师: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如何求?
学生活动:尝试独立完成.
教师活动:启发,适时点拨.
师生共同归纳: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x2=2,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x=2.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2.
师: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为多少?
生:对角线长为2.
师:很好,2有多大呢?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活动:适时启发,点拨.
师生共同归纳:
∵12=1,22=4,
∴1
重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难点:实数的概念。
四,具体措施
1,深钻教材和新课程教学大纲,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数学的基本素养。
2,注重组织教学,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意向性,组织好探究性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3,真诚的晤对。注重组织教学,坚持鼓励性教学,杜绝放羊式
4,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其学习兴趣,做到寓教于乐中,让他们互助互学。
5,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针对学生情况,因村施教。重视个别辅导,多开"小灶"。
6,关注学生的处境,需要,感受和已有基础。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7,关爱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8,不体罚,讽刺学生,不把学生逐出课堂。
9,加强家访。全员普访一次,家访率达100%,并认真作好记载,重点学生应多次家访。
10,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年一次以上。
五,进度安排
进 度 安 排
课 题
课时
课 题
课时
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 篇2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女真的兴起和女真的统一;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金灭辽
和北宋;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与宋金议和。通过对金与辽、金与宋关系
的学习和了解,认识到民族友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
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
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岳飞事迹的了解,感受他身上所体现的崇髙爱国热情和高尚
的个人品质,学习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各民族
在不断的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融合,促进了他们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岳飞抗金、如何正确看待宋金对峙
教学难点金对辽战争前后性质的变化及如何正确看待宋金对峙。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金、南宁、西夏对峙图”、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课件播放《满江红》的朗诵音频,展示《满江红》全文,提
问:同学们从这首词中能够感受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岳飞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教师过渡,导人新课:同学们都很好的从朗诵中感受到了
岳飞对敌人的痛恨和收复河山的决心,那么《满江红》中提到的作战双方
是谁呢?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南宋和金。
三、讲授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
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结合P37图片《女真人像》和《相关史事》了解女真人的生产和生活
情况。
2. 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
3.当时女真族有很多部落,其中的完颜部落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
11世纪末,完颜部落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族各部的统一。从
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12世纪初期,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把辽军
打得节节败退。
4.1115年,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
祖。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
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
5.小结女真勃兴的过程:生产发展—统一►抗辽—建立政权。
(二)金灭辽及北宋
1.正当女真崛起之时,辽和北宋的统治却是危机重重,统治者腐败无
能,人民不断起义。当金军攻占了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
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联系,双方订立盟约,相约夹攻
辽朝。
2.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
的都城和许多地区。1125年,辽被金灭亡。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课本P39《金、南宋、西夏对峙图》,讲述金灭辽的
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曾不可一世的辽为何会
走向灭亡?从辽的兴亡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应该具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始终保持
奋发向上的精神。
3.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
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4.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1127年,金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5.当辽、北宋的统治日趋腐朽时,生机勃勃的女真族是怎样以摧枯拉
朽之势,灭掉不可一世的辽,转瞬又灭了北宋。
(1)讨论:女真抗辽与金进攻辽、进攻北宋的战争性质是否一样?为
什么?请结合史实说明。
提示学生从目的、人民的态度得出女真抗辽是正义战争,女真攻辽、
攻北宋是非正义战争。
强调宋金战争、辽金战争属于民族间的战争,如兄弟打架一般,不同
于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
(2)引导学生小结:何为正义战争?何为非正义战争?
为反抗民族压迫、奴役、掠夺,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要求的民族战
争 正义、进步战争;凡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对其他民族进行奴役与掠
夺、阻碍社会发展、违背人民利益的战争——非正义、反动战争。
(三)南宋的偏安
1.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
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岳飞等抗金将
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3.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
军后撤。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
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岳飞。
4. (1)教师提出问题:岳家军打胜仗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主探究后回答。
教师归纳:岳飞抗金是正义的,得到人民和北方义军的支持;岳飞的
军事指挥才能;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2)教师提供材料,提出问题:为什么宋高宗和秦桧要杀害岳飞?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不希望人民武装在战争中发
展,同时担心岳飞拥兵自重,不如趁着南宋胜利和金人讲和。秦桧担心岳
飞继续胜利,使得抵抗派得势,自己地位不保,想杀掉岳飞得金人欢心„
5.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
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1)对宋金议和,可利用地图让学生明确双方划定的分界线,古代历
史上大多数南北分裂以淮河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对峙”是什么意
思?就是并存相对而立之意,双方敌对状态并未解除,只是没有大的战
争,反映了宋金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处于均衡状态。
(2)从和议的内容来看,和议是平等的吗?和议对宋而言,意味着什
么?
(屈辱:称臣、献金、割地)虽然在绍兴和议中宋很屈辱,但却换来了
和平,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消极影响是加重了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6.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
南一隅。
四、课堂小结
金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女真人建立的政权,他们在反抗压迫中
强大,建立了政权,推翻辽朝。又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导致北宋的灭亡,
也即靖康之耻。南宋建立后,在抗金的过程中,涌现出以岳飞为代表的一
大批抗金名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值得我们学习。绍兴和议,是建
立在南宋屈辱基础上的和议,但是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的和
平局面。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附:板书设计
1.女真族的崛起: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2.金灭辽及北宋:1115年,金灭辽;1125年,金灭北宋(靖康之变)
3.南宋的偏安:赵构建立南宋;岳飞抗金;宋金和议——计砝
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 篇29
教学目标:
1.学习略读, 能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析含义丰富的语句,理解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3. 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能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张中行的资料,有关叶圣陶的资料。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小时候学过童话《稻草人》,知道作者是谁吗?对,是叶圣陶先生。叶圣陶先生不仅在文学、教育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道德修养方面是人之师表。今天我们学习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了解叶圣陶先生有哪些崇高的精神品质让人感动。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介绍作者
张中行,著名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2、叶圣陶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16年,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3、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商酌(zhuó) 累赘(léi zhuì) 拖沓(tà) 搀和(chān huo)
冗长(rǒnɡ) 简明扼要(è ) 躬行(gōng xíng) 不耻下问(chǐ)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繁碎:繁杂琐碎。 拖沓:形容做事拖拉。
沾溉:浸润浇灌。比喻使人受益。 累赘:拖累、麻烦。
躬行: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四、认真倾听,体会作者的感情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自主探究下面的问题: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点拨: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文章纪念他。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高尚品德的赞誉和亲切怀念。
五、学会略读,把握主要内容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重点学习略读。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1、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哪几方面的特点?
点拨:文章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两方面的特点:宽厚待人,严以律己。
2、本文通过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表现他的特点?
点拨:
为吕叔湘先生描写标点符号。
亲自和“我”谦虚恳切的商量修润课本的意见。
亲自送客到大门外。 宽厚待人
及时给“我”回信表达悔恨和悲伤。
严格执行自己“写话”的主张。
强调“简洁”的文风。 严以律己
统一“做”和“作”的使用体例。
3、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点拨:
第一部分(第1段):写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去世非常悲哀。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6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7-10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11段):写叶圣陶先生的业绩和品德对后人巨大的影响。
4、作者眼中的叶圣陶先生是怎样的形象?
点拨: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精神风貌。
五、仔细品读,表达自我心得
放慢阅读速度,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并画出疑难的地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作者对叶圣陶先生高度评价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自己的看法。
(1)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我的看法: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
(2)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我的看法:这是对叶老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总的评价。把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的特点看作世人的表率,名副其实。因为文中说:“《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通过前辈的话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3)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我的看法:通过送客、回信这两件事来表现叶老先生待人宽厚。)
(4)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的看法:赞扬了叶老先生事事躬行,严于律己。)
(5)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我的看法: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通过严格执行自己“写话”的主张,强调“简洁”的文风,统一“做”和“作”的使用体例看出来。)
2、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
这段话体现了叶圣陶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
例如“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记叙事件明白如话,通俗易懂。
3、出示自己的疑难问题,请大家讨论解决。
例如: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目的是什么?
强调叶圣陶先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人之师表,并为写他行为的单一作铺垫。
文章开篇写道“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对叶老去世的悲哀,对失去这样一位教育大家而悲哀,也暗示了他与叶老的关系非比寻常。
六、精读熟思,品析重点语句
同学们,文中有哪些句子简洁明了的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这些品质,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谈谈你的看法。
例如:
(1)有一天到叶先生的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描”这个字的解释为“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描”与“改”不同,“改”是直接变换更改,这一个“描”字就能体现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绝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作者的尊重。
(2)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能够看出他在生活方面随和的品性,易于相处;但是在工作方面坚决用普通话,对比表现了先生的这种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
(3)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作为一个颇有成就的大家,能够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别人商讨课本的修润,不厌其烦,足可见他的谦和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
(4)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语言描写,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直爽,对待工作的时候并不拘泥于情面,不厌其烦,努力工作--待人厚。
总结:从语言、动作这些描写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谦和诚恳的品质,可见他的宽以待人的品质。
七、学以致用,获得启发
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自己最近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八、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我们从文中所写的小事中洞察到叶先生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格,也学习到了叶先生为人谦和诚恳、平易近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叶先生的品格,宽厚做人,严格要求自己。
十、布置作业
1、尝试以“----------二三事”为题写写你身边的人,要求:突出人物特点。
2、课外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叶圣陶哪些精神品质?
板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作文做人
力求完美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相关文章:
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
上一篇:普通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25
下一篇:2025年的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